地瓜 番薯 紅薯食用功效及禁忌

2022-01-10
地瓜,方言,多指紅薯(番薯),地瓜也叫紅薯幹,地瓜在中國南方與北方分別指兩種不同植物的塊根,北方地區主要指紅薯,番薯;而南方部分地區(四川、重慶、湖北等地)指豆薯(沙葛),是不同的物種。它們的塊莖和塊根肥大、脆嫩多汁,富含糖分和蛋白質,各種維生素也較豐富。可生食或炒食,營養價值很高。地瓜含有大量的糖、蛋白質、各種維生素與礦物質、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以及抑製癌細胞生長的抗癌物質、大量食物性纖維,所以能預防便秘、腸癌;同時能減少熱量的攝取,是減肥的最佳食品之一。
有三個傳奇的故事講述番薯在中國的引種,故事的主人翁分別是廣東東莞人陳益,廣東吳川人林懷蘭和福建長樂人陳振龍。他們分別在今越南(古稱安南和交趾)、呂宋(今屬菲律賓)等地經商行醫,在當地接觸到這種植物,發現了這種植物的價值,而當時這些國家都嚴禁薯種傳入中國,於是他們設法取得了薯種,並帶到了中國。從此番薯在中國紮下了根。
《本草綱目》記載,地瓜有「補虛乏,益氣力,健脾胃,強腎陰」的功效。《金薯傳習錄》說它有6種藥用價值:治痢疾和瀉泄,治酒積和熱瀉;治濕熱和黃疸;治遺精和白濁;治血虛和月經失調;治小兒疳積。《陸川本草》說,地瓜能生津止渴,治熱病口渴。實際上地瓜也是一種理想的減肥食品。
1、番薯+雞蛋
雞蛋和番薯都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,一起食用更加不易消化,一起吃會有可能造成腹痛。所以,番薯避免和雞蛋同時吃。 
2、番薯+雞肉
番薯和雞肉一起吃,對腸胃有一定的影響,會造成腹痛。所以,番薯不能和雞肉一起吃。
3、番薯+螃蟹
番薯和蟹一起吃容易在體內造成結石。所以烤番薯和煮螃蟹最好不要同食,有的可能腹瀉,甚至有的可能得結石。所以,番薯不能和蟹一起吃。
4、番薯+酒

飲酒時和飲酒後3小時內,不宜吃番薯,因為番薯中含有“氣化酶”,多吃後易出現腹脹、打嗝、燒心、反酸、排氣等症狀,而酒精會刺激胃壁,可能會加重這種不適症狀。 

5、番薯+柿子
番薯和柿子不宜在短時間內同時食用,如果食量多的情況下,應該至少相隔五個小時以上。所以,番薯不能和柿子一起吃,番薯含糖高,在體內發酵,會使胃酸分泌增大,而柿子含較多的單寧和果膠,胃酸與番薯相互反應,會發生沉澱凝聚,產生硬塊,引起胃結石,量多嚴重時,還會使腸胃出血或造成胃潰瘍。

如何正確食用番薯? 

不要著急,這只要做到下面這幾點,這些危害就會遠離你。

 

① 合理搭配膳食
由於香薯比較缺乏蛋白質和脂肪,所以在平時的飲食中不能單吃番薯,而是要與其他食物進行合理搭配來彌補這個缺點。
在每天的早餐中,特別是青少年的早餐,除了番薯之外,還要根據番薯的特點來進行相應的補充。對於蛋白質的缺乏,可是用鮮牛奶、雞蛋豆漿等食品進行補充;對於脂肪的短缺,可以用肉類例如火腿、培根等食物來補上。青少年的早餐可以用番薯來搭配牛奶和火腿,這樣既能夠發揮番薯高糖分頂飽的作用,還能夠獲得充足的蛋白質和脂肪,而且這樣搭配味道也是非常的美味,不至於讓孩子看到之後就沒食慾。如果擔心常吃這幾樣會吃膩,可以適當的做出更換,可以換成燕麥片、鴨脯等,這樣既達到了葷素搭配,又保證了營養的全面,不失為一種兩全其美的方法。


② 避免空腹吃番薯
現在很多人生活壓力較大,工作也比較忙,所以經常隨便吃點東西就繼續工作了。這種情況也是比較無奈的,但是忙歸忙,對自身的健康還是要多加註意的,不然可就真的是為醫院掙錢了。
在工作忙來不及吃飯的時候,請記住不要空腹吃番薯。因為空腹狀態下人的胃部極易受刺激。如果實在要用番薯充飢,也不要只吃番薯。可以稍微吃一些鹹菜,這樣的話能夠幫胃部分擔一些壓力,會減少胃酸對消化器官的刺激。


③ 保持好吃番薯的頻率
吃紅薯雖然有一些危害,但是並不是要完全的遠離它。因為番薯畢竟是利大於弊,只要控制好頻率,就會讓它的弊端降到最低。
吃番薯比較合理的頻率應該是一周兩到三次,每次不高於200g。因為番薯的熱量比較高,如果攝入過多會導致熱量過剩,會導致人體負擔加大,同時患病的概率也會增加。


④ 糖尿病以及胃潰瘍患者要慎吃
由於番薯當中含有的高熱量以及高糖分,會提高人體內的血糖含量。而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番薯之後,體內血糖波動將會加大,會加大發病的風險。所以如果您或者身邊有此情況的人,要及時的告誡他們。即使要吃番薯的話,也要嚴格控制好量,而且要比前面提到的200g更少才行。
胃潰瘍患者由於病因比較複雜,所以在搞清楚之前要盡量避免吃番薯。如果是由於長期飲食不規律所導致,那就要多注意了。因為番薯本身就比較難消化,胃潰瘍患者吃了之後會使病症更加嚴重,自身腹部的疼痛也會更劇烈。番薯含有的糖分會使腸胃內氣體增多,加大胃內壓力。所以番薯對於他們來說算是刺激性較大的食物,在病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之前,盡量還是少吃番薯為妙。


番薯雖然有不少的弊端,但我們不用緊張。不論何種營養物質,只要攝入過量就會出現弊端,只要我們多加註意它的弊端,做到合理搭配飲食,那麼它就會為我們帶來豐富的營養,幫助我們塑造一個健康的身體。

南瓜確實是個寶,養心滋肺益無窮,在《本草綱目》中,李時珍就把南瓜和靈芝放在一起,認爲南瓜有補肺氣、益心氣、補肝氣、益腎氣的作用,總之就是補中益氣。現代醫學研究發現,南瓜多糖對血糖、血脂、血壓,有一定抑制作用,多吃可增強人體免疫力。

馬鈴薯,茄科茄屬,一年生草本植物,別稱地蛋、洋芋、土豆等。馬鈴薯是中國五大主食之一,其營養價值高、適應力強、產量大,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糧食作物,僅次於小麥和玉米。馬鈴薯是塊莖繁殖,可入藥,性平味甘,可以治胃痛、痄肋、癰腫等疾病。作為食物,其保存周期不宜太長,一定要低溫、幹燥、密閉保存。

紅豆每100克紅豆含膳食纖維 12.3g,蛋白質 22.4g,維生素B6 0.66mg,鐵質 9.8mg。有關食品專家分析表明,紅豆的蛋白質含量爲17.5-23.3%,澱粉48.2-60.1%,食物纖維5.6-18.6%。除此之外,紅豆還含有多種無機鹽和微量元素,如鈣、鎂、銅、錳、鋅等。紅豆的營養成份與人們熟悉的綠豆相近,有些甚至超過了綠豆。紅豆的主要營養碳水化合物+蛋白質+維生素B1+鐵+鋅。紅豆富含蛋白質、脂肪、醣類、維生素B羣、鐵、磷、鉀及多種胺基酸等營養成分;其中紅豆離胺酸及維生素B含量在各種豆類中爲最高。
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